《红布绿花朵》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

产品详情

介质:DSD
语言:FF082
产地:《红布绿花朵》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


NO歌曲名称所属专辑试听铃声
01红布绿花朵《红布绿花朵》
02天空之城《红布绿花朵》

序曲 

天空之城(吟唱版)

 

春·惊蛰  鸿雁来

①红布绿花朵

②山谷里的居民 

③三只小鸟

 

夏·芒种  鸠始鸣 

④晚霞(2008清澈版)

⑤我的窗外

⑥我的家(2008温暖版)

 

秋·白露  玄鸟归

⑦心的世界

⑧一朵花

 

冬·小寒  鹊始巢

⑨雨水浇花

两个人

“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”成立十年 首张原创大碟即将开花结果 
★ 城市中的吟唱 山谷里的声音 
★ 跨时两年精心制作 众人期待的好声音 从心开始一场温暖的四季旅行 
★ 倾情推荐:『山谷里的居民』『我的窗外』『三只小鸟』『心的世界』『红布绿花朵』 
★ 特别推荐:『天空之城』吟唱版 
★ 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LOVE-LIVE全国巡回演唱会即将展开


《红布绿花朵》作品介绍

天空之城(吟唱版) 
“山谷里的居民”喜爱的宫崎峻动漫作品《天空之城》主题曲,乐队成员重新编配,用无词吟唱的方式演绎。寻找天空之城的过程,就像追寻一种必须坚持的信念,或许凄美,却义无反顾。 
吟唱版《天空之城》以序曲呈现,带入整张唱片的完整构想。 
红布绿花朵 
一块红布绿花的被面,引发小娟的创作灵感,黎强用一支普通竹笛吹奏出这段平安喜乐。乐迷多年寻找这首歌的录音,2008年首次呈现。小娟说:或许这支竹笛的音准不够,小强也并非专业演奏者,它的意境却很美——这首歌是送给他的礼物。 
山谷里的居民 
曾经的圆明园树林,安静的画面,是这首原创代表作品的源头。口琴仿佛颤动的蝴蝶翅膀,雨棍亦带来一种森林中的幽静。2007年录音版本,如今已成绝响。 
三只小鸟 
广阔的天空之下,几百亩绿色的水稻田,十年之后,变成了高尔夫球场。三只快乐的小鸟,停在水稻田上,化作有表情 
的图案。明亮、自由、飞翔。 
我的窗外 
中国古老的四合院,红瓦绿柱。身在屋内,心却随着鸟儿飞到窗外的辽远的天空。编曲有许多改变,有自身的变化,也有与之前相比的变化,邀请好友打击乐手多米尼克与贝司手张岭共同完成。 
晚霞 
1996年圆明园的晚霞,纪念山谷里居民最初相识的地方。2007年录音,2008年重新缩混,更加清澈透明。 
我的家 
山谷里的居民最受欢迎的代表作,还原现场的制作命题,采用录音室同期录音的方式。现场演出会加几小节吉他前奏,来自吉他手黎强的意外灵感,重新缩混这首歌时,几经考量,乐队决定放弃这段SOLO,让现场与录音有所不同。 
心的世界 
这张专辑中收录的最新创作,代表小娟个人创作的心路变化。创作于2008年夏天,历时五分钟写就歌词,当晚完成作曲。在编曲上,刘晓光弹奏键盘,与黎强的吉他相互呼应。小娟说:真正的爱与宽容,不是发生在你被捧在手心的时候;受到伤害之后,还能有一样的心,那才是真正的爱与宽容。 
一朵花 
这首三拍子的歌曲,是小娟心目中18世纪的英国乡村,古典轻盈的舞步,舞出穿长裙的女孩与花朵的美。吉他弦如蜻蜓点水般轻快拨动,长笛在远处倾诉,好像有,又好像没有。 
雨水浇花 
编曲丰富了各种想像空间的色彩,雨水的叮当,却不杂乱,短笛吹响一段悠扬的午后时光。录音时,好友荒井壮一郞带来积攒多年的两大箱小打击乐器,与乐队成员一起尝试各种可能性。 
两个人 
只有一把吉他的伴奏,同期录音,一遍就通过,成为很难超越的版本。吉他与人声在同一状态下,无法复制,亦无法强求。把这首歌放在专辑的最后,希望透过这片温柔的阳光,带给听者回味憧憬的余音,离别,并不哀伤。 
这也是整张专辑的构想:只有序曲,没有终曲。

 

《红布绿花朵》 聆听推荐

林一峰(香港 城市民谣音乐人)
有些人一开口就会摄住你的灵魂,让你把心放心交低;那是一种近乎神性,却又唾手可得的幸福。
听小娟的歌,我就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这个幸福。

张钊维(台湾 音乐文字工作者 纪录片导演)
如同从心里抽出的一缕丝巾,手染素颜,缓缓挥动在摩天楼群的天际线上。

李皖(武汉 乐评人) 
小娟很静,好静。
她就好像不想说什么话,就那么静着,傻着,只觉得好,什么都好。
语言都是多余,乐器都是多余,声音都是多余,但是必须传达。所以有了这语言,有了这乐器,有了这声音。还好,它们不是很多余,在各自必须出场时没有多余的自我表现,这是这张唱片在录音、演唱、演奏上了不起的地方,听见了,好像没听见,没留下什么炫目的东西。
《红布绿花朵》就是一种空。如果我要最老实地写下我的真实感受,我会写:听《红布绿花朵》,冒号,然后空上2000字的格子,然后,日期。

王小峰(北京 乐评人) 
在一个讲究时髦、时尚、时间的时代,我们都拼命去创造一切与时俱进的东西,因而它短命速朽。小娟的歌属于哪个时代?它不属于任何时代,因而适合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去倾听。我相信民谣的力量,它来自生活与土地,它来自人们的心灵。
我们之所以怀旧,是因为我们不满意现状。全球一体化逐渐吞噬地域文化的个性,但是,总有人会坚持,无欲无求的坚持,把一些特质保留下来。小娟的歌声让我想起台湾民歌运动,让歌唱回归到浪漫,回归到理想,回归到快乐,这样对听者来说才是种享受。
如果说两张翻唱专辑让我们熟悉了小娟的歌声,那么这张原创专辑《红布绿花朵》可以让人们去感受一下小娟的没有华丽,只有美丽的世界。

金兆钧(北京 乐评人) 
小娟清秀清纯,她的歌清新清澈,是这喧嚣时代的一缕清音。

袁越(北京 乐评人) 
一晃两年过去了,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。新版的《我的窗外》,没有了翻江倒海的高潮,剩下的只有恬淡的心情。我曾经对新版的处理方式有些不满,但昨晚我再次聆听之后终于明白,新版更像他们现在的生活:躲在遥远的通州,每日唱唱歌,谈谈情,不理朝政,云淡风轻。他们的世界,是由花鸟鱼虫组成的。在他们的窗外,只剩下了蓝天。
静下心来,想想自己最近的生活,再来听听这张唱片,我听进去了。

邱大立(广州 乐评人) 
小娟的音乐做得很细心,很干净。我能从里面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。
这是山谷里的居民的十种记忆,也是他们修筑了十年的家园。
但他们太清净了,也许有人会感到不适。不食人间烟火,是我们对他们音乐的第一印象。他们的歌声,是那么不切实际,离现代,甚至离人类都那么遥远。他们的心灵,竟然如植物般单纯。他们用歌唱围起了一座城,砌起了一片草原,还垒起了一个家。
这张唱片,要献给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奢求的一种人。

山谷里居民 档案薄

我喜欢阳光、空灵的感觉, 
就像水一样,需要成为什么形状都可以,水流到哪里,哪里就成为湖泊。 
——小娟

1990年,还在读书的小娟参加崔健巡回义演武汉演唱会,担任嘉宾,由此开始感受到音乐创作的重要;
1993年,小娟背着吉他往返北京武汉之间,感受当时北京理想主义音乐氛围,开始个人音乐创作,写出第一首作品《蓝色的窗外》,幻想自己是一只海鸟,向着太阳不停地飞,不怕跌落地飞;
1993年,屡次与签约、出唱片的机缘错身,想要离开北京的时候遇到吉他手黎强,小娟问:“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唱歌,你愿意做我的吉他手吗?”黎强点头应允,成为一个终生的承诺;
1994年,小娟参与录制老哥(王昕波)制作的《摇滚北京Ⅱ》,收录自己词曲创作的无伴奏歌曲《美丽的魂魄》,至今听来,仍是加任何一件乐器都嫌多余的完美呈现;
1994年,居住圆明园画家村,创作心路发生改变,由个人情怀的抒发,转为亲近自然,写出《山谷里的居民》、《晚霞》、《红布绿花朵》等更为大气的作品;
1995年至1997年,小娟、黎强在猎奇门酒吧驻唱,当时的歌迷成为今后十多年的朋友; 
1996年,小娟在音乐人陈哲制作的民谣合辑《第一直觉》中演唱《鸽子泪滴在伤口上》;
1998年,北京大学毕业的摇滚青年兼诗人于宙加入,他放弃优越的生活,投入到单纯的音乐世界,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正式成立;
1998年至2000年,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在罗杰斯餐厅驻唱,着手录制第一张原创专辑,因对编曲制作的理解不同,专辑录制完成后被三人束之高阁;
同时,小娟进入个人创作的成熟期,面对六郞庄几百亩的水稻田,写出《三只小鸟》、《我的窗外》,以及大量以顾城诗作谱曲的音乐作品。如今,水稻田已变成高尔夫球场;
2000年,迈入新的世纪,参加凤凰卫视《飚音地带》原创音乐演出;
2000年,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开始在月亮河驻唱,至今。月亮河的老板亦是朋友,他说:听小娟唱歌,天一下子就变蓝了;
2001年4月,参加《三宝作品音乐会》,小娟演唱《我的父亲母亲》电影片尾曲,在这次演绎过程中,小娟的人声被视为一种乐器;
2002年10月,在罗杰斯餐厅举办“小娟个人作品音乐会”;
2005年,演唱民歌手洪启创作的《红雪莲》,黎强弹奏吉他,在网络广泛流传;
2006年4月22日,在“无名高地”举办“娟·涓流淌”乐队专场演出;
2006年底,录制完成老歌新唱专辑《往事如风》,特别收录原创作品《晚霞》;
2007年5月4日,参加2007年度“北京MIDI音乐节”户外演出;
2007年5月30日,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民谣专场演出;
2007年6月3日,担任香港城市民谣音乐人林一峰唱游北京演唱会特邀嘉宾,演唱《山谷里的居民》,并与林一峰合作《我的家》、《梦田》;
2007年7月,推出乐队第二张老歌新唱专辑《细说往事》,收录原创作品《我的家》;原创专辑进入筹备阶段;
2007年8月,参加山东济南举办的中国第二届吉他艺术节;
2007年9月29日,担任台湾现代民歌之父杨弦北京首唱会特邀嘉宾,演唱《小村庄》、《山谷里的居民》、《我的家》、《红雪莲》;同一天参加民谣歌手纪念周璇演唱会;
2007年10月4日,参加云南丽江雪山音乐节民谣专场;
2007年10月,小娟演唱洪启作品《雨水》,黎强弹奏吉他,收录于洪启第二张个人作品辑《阿里木江,你在哪里》;
2007年10月,《我的家》入选北京音乐广播FM974《中国歌曲排行榜》,并受邀参加节目直播;
2007年11月,乐队演出消息荣登新浪网首页; 
2007年11月16日,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乐队成立以来首场正式演唱会;
2007年12月,在杭州举办两场“生活因温暖而美好”演唱会;
2008年2月,打击乐手与口琴演奏者于宙离去;
2008年3月,爵士乐手刘晓光加入,担任打击乐手&长笛,延续“山谷里的居民”最初的音乐理念:让歌唱回到自然,传递给更多热爱生活的人;
2008年3月,《我的家》MV(何明圣、谢宜珊导演)制作完成,并在CHANNEL[V]独家首播,获内地MV排行榜第一名;
2008年4月,三人整理原创作品,认真选曲并重新编曲,进入录音棚正式录音;
2008年5月,参加杭州西湖现代民谣音乐节,三人新阵容首次接受现场检验,得到热情的鼓励;
2008年6月,参加“与汶川同在”等三场赈灾义演,演唱林一峰为小娟创作的新歌《离家不远》,小娟在现场拍卖自己的画作,帮助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人们;
2008年8月,刘奋斗导演的电影《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》以小娟清唱的《爱的箴言》为片尾曲;
2008年9月,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爵士音乐节,邀请贝司手张岭、鼓手高兴(高盛起)加入,丰富现场音乐的细节;
2008年11月,首张原创专辑《红布绿花朵》制作完成,带着跨时两年的温度,诚恳,走过千山万水,终于与你们见面。

山谷里的居民 户口薄

小娟王秀娟):主唱&木吉他

我的心里有一个世界,在这个心的世界有广阔的空间和一切美好的感受——音乐就是我的船。 
我拥有这双翅膀,看到彼岸之花就在眼前。

出生在湖北武汉,成长在热爱音乐的家庭。
三岁开始在邻里间举办演唱会,仿若天籁的嗓音是上天的眷顾。几乎每天坚持现场演出,由开始的刻意写歌,发展为无意识创作,任旋律像河水一样自然流淌。
对生活的热情与感恩,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仿佛靠近她就会变得透明。
她让歌唱变得简单,只要可以歌唱,就别无所求。

 木吉他&合音

我与音乐有缘,每种乐器都会令我有一种重逢的喜悦。 
弹吉他至今,愈发感觉音乐之爱的磅礴,我给它的,它都更深情地还给了我。

在新疆出生长大,自幼酷爱各种乐器。
十五岁开始自学古典吉他,每天琴不离手。有人说他的吉他可以听出古琴或琵琶的感觉,那是因为,他心中自有广阔的天地,可以把吉他当成乐队来弹奏。
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童话与色彩的孩子,更是山谷里的路,没有路,人是没有办法往前走的。

刘晓光打击乐&长笛&合音

我对音乐的理解与生活彼此相关,音乐就是我的生活,它几乎无处不在。 
不同的是我可以偶尔对生活不认真,却做不到哪怕一次对音乐的放任,我太在乎它了。

出生在内蒙古的爵士乐手,擅长萨克斯与钢琴。
融入山谷里的居民,重新练习打击乐与长笛,成为山谷里不可缺少的声音。
多年沉浸在音乐之中,不忘修习书法,试炼内心的安宁与平静。内心对美的向往,不是相互改变,而是融合,山谷里的居民一起走入层次分明的季节。



《红布绿花朵》小娟&山谷里的居民
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Copyright (©) 2020 龙源音乐

 技术支持:百川网络

Copyright (©) 2020 龙源音乐   技术支持:百川网络
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020-86394966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